編輯: 更新于:2020-4-25 閱讀:
甘肅省政府副省長張世珍參加啟動‘百店千人’牛肉拉面扶貧行動計劃
國際商報甘肅訊 記者黃智杰報道 一碗“牛肉面”惠及民生,從街邊小吃起步,到輻射連鎖店成為享譽全國快餐美食,如今成為甘肅壯大非公經濟的“生力軍”,市場規模不斷擴大,從業人數年年增加,被譽為“中華第一面”,開創了民營企業餐飲數量最多的先河,折射出“品牌效應”。據不完全統計,目前甘肅全省約有4000多家蘭州牛肉拉面店,年營業額約120億元,在國內開店約5萬家,在美國、日本、馬來西亞等40多個國家開店約160家。
蘭州牛肉拉面已走過百年歷程,改革開放以來得到了各級政府及商務部門重視,從街道小飯館向標準化、品牌化、規;、國際化闊步邁進,省內幾家大的老字號,已經開始探索以中央廚房為依托的連鎖經營模式。今天看,蘭州牛肉拉面餐飲猶如一幅影集,映照出中國民營企業成長的歷史,展示出人們生活發生巨變的歷史縮影。
非公經濟的第一桶“金”從餐飲業起步
甘肅非公經濟,要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蘭州市永昌路餐飲店起步開始,接著蘭州市飲食公司管轄的牛肉面餐飲店改制,與眾多蘭州民營餐飲一樣,成為非公經濟一員,之后私營個體的牛肉面館脫穎而出,覆蓋到以餐飲為主的服務行業大軍中。
蘭州牛肉拉面行業協會會長馬利民介紹,從1915年回族老人馬保子創造牛肉面到今,蘭州牛肉面歷經百年嬗變。蘭州金鼎牛肉面有限公司職工馬文斌就是蘭州牛肉面第四代傳人,1975年19歲的馬文斌成為蘭州一家國營牛肉面館的員工,從此走上了他40多年的牛肉面生涯。
2003年從國營企業改制后,蘭州金鼎牛肉面有限公司變為股份制企業,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,蘭州牛肉面從小到大,蘭州金鼎牛肉面也轉型升級,進行店面裝修、增加個性化的服務品種,把牛肉面做成了系列宴席,成為蘭州市接待海內外嘉賓的一道佳肴。
從一碗面,到一個產業,進入本世紀,陸續出現的各類不同牛肉面餐館,但大多為個體經營的民營企業,企業為了適應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,蘭州牛肉面經營模式不斷探索創新,成為敦煌菜、隴菜等地方菜系不可或缺的主食。近年來,從一碗面,不斷延伸增值,涌現出了以精工細作的套餐式牛肉面,熱鍋子牦牛肉拉面,酸菜拉面等等,滿足了不同層次、不同年齡段顧客的消費需求,成為國內消費者青睞的主流特色快餐。
甘肅省商務廳利用重大節會推進蘭州牛肉面與大眾美食發展
上篇:
下篇:
2023-12-28
2023-05-08
2023-05-03
2023-04-27
2023-04-27